區位
地圖:
洛杉磯絕對位置:西經118.24度(W);北緯33.57度(N)
相對位置:位於美國西部落杉磯西側馬里布,地址:1200 Getty Center Drive, Los Angeles, CA 90049。市中心出發從I-10號公路往西,接I-405公路北,於Getty Center Drive下交流道即可,大眾運輸工具有Metro公車761號,以及聖塔摩尼加Big Blue Bus 14號可達。
特色
蓋蒂博物館和大量的藝術精品,都屬於〈蓋蒂基金會〉所有,即創辦人美國石油鉅子保羅‧蓋蒂(J. Paul Getty),於1976年去世時所遺留的一大資產。蓋蒂基金會另還擁有7億美元的龐大資金。按照美國的稅法,基金會每年必須運用資金的4.25%在藝術相關事務上,才能享有減免稅賦的機會。
1982年,基金會新主席魏哈羅(Harold M. William)上任,他有意大展雄圖,成立藝術研究中心。1983年,蓋蒂遺存的股票被德士谷(Texco)公司蒐購,基金會資產瞬間激增至17億美元,堅定了基金會執行藝術研究中心構想的決心,當下就在西洛杉磯買下110英畝的山坡地,開始甄選藝術研究中心的設計建築師。首先,基金會聘請了加州柏克萊大學環境設計院長彭理查(Richard Bender),加州聖塔克魯斯大學藝術史系主任班雷納(Reyner P. Banham),曾任國家藝術委員會委員的企業家戴頓(Kenneth Dayton),費城美術館長哈安妮(Anne D. Harnoncourt),前紐約時報建築評論家霍愛妲(Ada Louise Huxtable),哈佛大學義大利文藝復興研究中心主任史密思(Craig Smith),與紐約古柏聯盟設計學院校長雷瑟(Bill Lacy)等學者專家,加上基金會中的兩位人士,組成了甄選委員會。這些一時之選的甄選委員們先挑選了33家建築師事務所,然後初選出七家,。經過面談等程序,複選出三家,然後更進一步廣泛地與候選建築師們以前的業主交流,以期明瞭候選人真正的執業能力。
決選階段則由基金會的董事們從三位候選者之中擇一。決選名單的三位建築師是英國的史德靈(Jame Sterling),日本的楨文彥(Famihiko Maki)與美國的邁爾。在親自體驗過三位建築師的作品之後,委員們對史德靈與楨文彥皆有好感,尤其後者。可是委員們耽心以加州的營建技術,可能做不到他倆所要求的設計水準,更關鍵的是,這兩位外國建築師對常駐洛杉磯一事感到困難,不可能出席基金會頻繁的會議。委員們認為蓋蒂中心的建築絕對不會是白色的,絕不會使用金屬建材,而這兩點正是邁爾作品的獨特風格。如果邁爾負責設計,他願意放棄個人一貫的風格嗎?如果邁爾願意改變,新風格的不確定性遠超過甄選委員會所能掌控,是否造成對基金會的困擾?邁爾在知悉委員們的考量之後,曾寫了一封四頁的長信以表明個人的態度,聲明他會尊重基金會董事們的決議,並不堅持白色的金屬建材,「景觀與建築應該有對話,應該從加州的地域與歷史來考量。」
決選階段則由基金會的董事們從三位候選者之中擇一。決選名單的三位建築師是英國的史德靈(Jame Sterling),日本的楨文彥(Famihiko Maki)與美國的邁爾。在親自體驗過三位建築師的作品之後,委員們對史德靈與楨文彥皆有好感,尤其後者。可是委員們耽心以加州的營建技術,可能做不到他倆所要求的設計水準,更關鍵的是,這兩位外國建築師對常駐洛杉磯一事感到困難,不可能出席基金會頻繁的會議。至於邁爾,雖然他於1972年因「五位建築師」一書嶄露頭角,但是多年來,他未曾設計過美術館,更缺乏從事大案的經驗。而委員會更對其一貫的建築風格產生疑慮。委員們認為蓋蒂中心的建築絕對不會是白色的,絕不會使用金屬建材,而這兩點正是邁爾作品的獨特風格。如果邁爾負責設計,他願意放棄個人一貫的風格嗎?邁爾在知悉委員們的考量之後,曾寫了長信以表明個人的態度,聲明他會尊重基金會董事們的決議,並不堅持白色的金屬建材,「景觀與建築應該有對話,應該從加州的地域與歷史來考量。」
根據邁爾在《建造蓋蒂中心》一書中的自述,他之所以會獲選,在於他對基地的觀點與熱忱,贏得委員會的青睞。1984年4月,在邁爾與甄選委員會初次面談之前,他提早抵達洛杉磯,到基地及蓋蒂博物館觀察、參觀,並在洛杉磯體會大都市的種種,這些事前的準備功夫,令他充份掌握面談當天的氣氛、並侃侃敘述他本身在歐洲的經驗,及歐洲與美國建築的關係等等,讓他比其他兩位非美籍建築師更占上風。整個甄選過程花了一年的時間,1984年10月26日,美國建築師邁爾獲知喜訊,成為蓋蒂中心的設計者,當時他才剛過完50歲生日。基金會任命邁爾的同時,又新聘南加州建築師蓋里(Frank Gehry)、墨西哥建築師李格雷塔(Ricardo Legorreta)、藝術贊助家米勒(J. Irwin Miller)、圖案設計師貝少羅(Saul Basw),連同原是甄選委員的霍愛妲與雷熙,組成六人建築諮詢委員會,共同與邁爾研商整個中心詳盡的建築計劃。
1990年10月9日,蓋蒂中心設計案正式公開,除了美術館,基金會各相關部門都有專屬共用的建築物,所以合計有七組主要建築群。從地下停車場搭電梯到電車站,大約5分鐘左右的車程,就可以目睹位在山丘上的「小城」(蓋蒂中心主體)。在美國,尤其是洛杉磯,停車場是興建工程第一個施工的建築物。停車總是優先被解決的事,這點和台灣不同,停車場在台灣根本從未被獲得應有的對待,所以人人叫苦,停車問題以極高的社會成本在支付代價。此外,為免過於龐大的建築量體破壞景觀,蓋蒂中心地下化達六層之多。蓋蒂中心予人的第一印象是直徑75英呎,挑高三層的門廳,在門廳可以看到被館舍包圍的庭園,庭園的觀念源自馬里布的蓋蒂博物館。由於新博物館規模巨大,邁爾有心藉著串連不同時代的展覽室之際,讓參觀者不時地接觸自然,發揮基地本身的特色,讓參觀者有機會飽覽洛杉磯的天際線。
電話:(310) 440-7300
資料來源:
大紀元- 周末好去處 蓋蒂博物館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6/7/20/n1395710.htm
美國行腳- 洛杉磯 蓋蒂中心
http://www.usard.com/La/Getty.html
任我行 美國旅遊篇- 洛杉磯L.A. 蓋蒂中心
http://geocities.com/americannp/C_LA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